• 0571-86732222

外贸头条 文章详情
构建“双循环” 要突破三大关口
Marketing
1203
68
导读: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日,《中国贸易报》记者从埃森哲相关研究人员处获悉,要想有效激活双循环,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三大关口需要突破。得益于人口红利、技术落地、全球化,中国在过去40年间高速发展,实现8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日,《中国贸易报》记者从埃森哲相关研究人员处获悉,要想有效激活双循环,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三大关口需要突破。

得益于人口红利、技术落地、全球化,中国在过去40年间高速发展,实现8.5亿人脱贫,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发展为制造业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过,当前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的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根据埃森哲给出的报告,一方面,全球经济大环境逐年走弱。IMF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世界GDP增速从5.4%下降至2.9%。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加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传统增长动力面临发展瓶颈:适龄劳动人口增速逐年下降,人口红利接近期满;投资贡献度递减,投资增速显著放缓;大国贸易摩擦频发,全球化进入逆境。

该研究人员认为,三道关口分别是:需求增长有待持续;研发创新仍需加强;国际贸易有待升级。因为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从2007年的14.5%下降至2019年的6.7%,今后一段时期居民收入增长将面临一定压力,这可能会影响国内需求的持续提升和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占比为69.97%,政府消费占比30.03%,二者均与2018年持平。但在2016年到2018年间,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将我国与英、美、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比较来看,2019年我国政府消费占GDP比例为16.64%,与美国和韩国近似,但居民消费占比过低,2019年为38.79%,这与世界平均水平58%左右有相当差距。

在研发创新方面,埃森哲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否则难以有力支撑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根据数据统计,相比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2.4%,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2.1%,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工信部前部长苗圩曾指出,我国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底层技术的“黑匣子”尚未突破,很多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只有突破“卡脖子”问题和核心科技,才能使内循环为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并通过强化合作开放来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

在国际贸易方面,该研究人员表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竞争力不足,且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货物出口额的11%,出口质量和结构急需优化。只有提升跨境贸易及合作效率,加速服务出口,推动全球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

不过也有积极的一面。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服务水平,增加了交易机会,服务主体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带动社会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

那么,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供应链布局,积极统筹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与市场空间呢?

根据埃森哲的报告,当前除了推进经济增长,利用技术突破人力、创新速度以及国际化的限制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过去十数年间停滞不前的生产率有望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为解决社会重大难题寻找新的出路。比如,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设,解决了病房不足的难题。疫苗研发的过程中更是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加速药物的研发和测试。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重构数据生产要素。新一代技术将打破各行各业的固有边界,重塑竞争格局,多年积累的“传统智慧”和曾经行之有效的既定流程需要被重新审视。因此,创新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是中国未来十年增长的关键。技术应用能释放新的增长红利,让中国获取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扫码加微信

热线电话

电话

0571-86732222

获取资料
TOP